胆囊息肉是指生长在胆囊内壁上,并向胆囊内突出的异常赘生物又称胆囊息肉样病变(英文名 poly poidlesiom of gallbladder)。根据其生长部位但为同可分为胆囊颈部息肉,胆囊体部息肉、胆囊底部息肉。按其病理成份分型可分为:①胆固醇性 ②炎性息肉 ③血瘀内阻型 ④肝肾阴虚型 ⑤混合性 ,按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①肝胆湿热型 ②肝胆气滞型 ③肝胃阴虚型 ④瘀血内阻滞型。
胆囊息肉如果大于1cm,应该即刻治疗,统计学表明,>1cm的胆囊息肉癌变几率非常大。
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较大,而且恶变后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应慎重对待。如果是刚刚发现患有胆囊息肉,建议先观察,如果过了很长时间,息肉都没有明显长大,也没有出现什么症状,就可以暂先观察,不必进行治疗。如果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息肉明显长大,有癌变的可能,就可以考虑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50岁以上的患者如果发现有胆囊息肉,而且只有一个息肉,息肉的直径达到1厘米以上、胆囊壁也变厚,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不管是否已经出现恶变,都应及早治疗。
如果基底部尚可的话,为蒂状的话,可以保守性治疗,但如有急性累死胆囊炎发作建议还是尽早手术,如果长期不发作,可以定期随访B超结果,一般半年一次,也无需用药物治疗。
如果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则应该尽早手术(不管发作不发作)胆囊息肉根据情况不同治疗也不同,息肉分胆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前者易多发不易癌变,后者多单发,一般认为大于1厘米时存在癌变可能,因此后者多主张手术。 单囊息肉要辨症分型治疗,因此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