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发生和加重与颈椎间盘的退变,并由此进一步造成的椎体及附件的变化有关。
颈椎间盘退变,一方向与人类由爬行到直立行走和劳动有关;另一方面与生活习惯、职业、全身情况及内分泌有一定关系。而且颈椎间盘退变,往往伴有腰椎间盘的退变。
颈椎病的发生和加重,还与生物力学有一定关系。颈椎的好发部位之所以最常见于第5-6颈椎,是由于头颈部的负荷(包括自身重量和各种运动的负荷)集中在下颈段,并以5-6颈椎的压应力最大,特别是长期低头伏案的工作者,第5一6颈椎常处于高压力、高扭曲力状态,这样第5-6颈椎最易、最早、最重地引起退变。当然还有其解剖基础,颈椎的椎管矢状径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最狭窄处为第5-6颈椎,而此处又恰为脊髓颈膨大所在。因此,一旦出现退变,则十分易出现症状。在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化造成椎节制动后,生物力学方面的因素会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病情。颈椎屈曲时,其压力和扭曲力的最大承受椎节逐渐向下转移,而后伸时则逐渐向上转移,从而造成多节段的病变。此外,正常情况下,颈髓在椎管内其侧方和前、后方均有缓冲间隙,颈椎的退变产物可破坏颈髓在椎管内既松弛又固定的生物力学平衡,而产生脊髓受压症状。处于正常状态的椎动脉在侧屈、旋转时也可因关节-横突角度的自控作用而不至于造成同侧受压、对侧拉长的现象,但骨质增生、椎关节不稳等情况可使这种自控的生物力学作用丧失,造成同侧椎动脉受压或对侧受拉而出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