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祖国医学因其病发于骨或关节,消耗气血津液,致使后期形体嬴瘦,正气衰败,缠绵难愈,故名骨痨。又因本病成脓之后,可流窜他处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脓液中伴败絮状痰样物,故又名流痰。本病多见于前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数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下。10岁以下,特别是3-5岁的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部位多数在负重大、活动多、容易发生劳损的骨或关节。发病于脊柱繁荣骨痨最多,约占所有骨痨的一半,其次是膝、髋、肘、踝等关节。四肢张骨干、胸骨、肋骨、颅骨等则很少发病。
骨结核中期
临床表现:关节明显肿胀,局部肌肉痉挛及萎缩,关节功能有明显障碍,与病变附近或远隔有寒性脓肿形成,并常出现骨及关节畸形。如病在颈椎,可表现为缩颈状。病在胸椎,常出现驼背。病在腰椎,则不能弯腰拾物。病在髋关节,则可出现患肢先长后短,臀部肌肉萎缩。病在膝关节,则腿不能屈伸,形如鹤膝。病在肘关节时,则可出现上肢萎缩,肘部呈半屈曲强直畸形。
治疗法则:扶正托毒,通经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