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结核是如何发生的?
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祖国医学因其病发于骨或关节,消耗气血津液,致使后期形体嬴瘦,正气衰败,缠绵难愈,故名骨痨。又因本病成脓之后,可流窜他处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脓液中伴败絮状痰样物,故又名流痰。本病多见于前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数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下。10岁以下,特别是3-5岁的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部位多数在负重大、活动多、容易发生劳损的骨或关节。发病于脊柱繁荣骨痨最多,约占所有骨痨的一半,其次是膝、髋、肘、踝等关节。四肢张骨干、胸骨、肋骨、颅骨等则很少发病。
骨关节结核俗称/骨痨/,中医叫/骨疽/,是由骨骼及周围组织受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病。常由原发病灶的结核菌通过淋巴和血行循环侵入骨关节,潜伏下来,一旦身体抵抗力降低或其它外因作用,潜伏的结核菌就会大量繁殖,将骨关节侵蚀破坏形成骨关节结核。临床上分为骨结核、滑膜结核和全关节结核三种。
其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主要有局部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伴有低烧、乏力、食欲不振等结核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