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我国学者阐明了传统的益气化瘀中药可以防治椎间盘退变。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施杞教授等承担的研究项目,日前获得2007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这是中医药界首次获得该奖项一等奖。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主要是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这些疾病是严重困扰中老年人群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王拥军教授、施杞教授领衔的项目组,从1997年开始展开"益气化瘀中药防治椎间盘退变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根据脊柱力学失衡原理,建立了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提出了致炎性因素诱导椎间盘退变的观点;证实椎间盘退变的实质是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椎间盘细胞凋亡,炎性因子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人员提出并证实"恢复脊柱平衡"的学术思想,为非手术疗法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椎间盘退变的内在规律。
研究人员应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在研究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和检测方法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调和气血"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学术思想和"益气化瘀"的防治法则,总结出经验方 "益气化瘀方"。临床试验证明,益气化瘀方治疗颈腰椎病疗效确切,能改善相关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明显提高了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临床防治效果。
该研究解决了中医药防治这类疾病的机理研究缺乏合适动物模型的难题,证明了益气化瘀法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机制,形成了益气化瘀法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学术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