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的免疫力,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所谓细胞免疫是指胸腺依赖性小淋巴细胞,即T细胞在抗原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
1)周围血淋巴细胞:周围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病人免疫状态评价的客观指标之一。胃癌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是减少的,而且随着胃癌病期进展减少的越显著。正常人形态学法检查,淋巴细胞转化率一般在60%~70%。而胃癌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是降低的。有报道胃癌术前转化率在40%以上时,施行根治手术是有可能的,相反低于30%以下时,往往只能作姑息性治疗。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胃癌预后密切相关,转化率低者病情 发展迅速预后差。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淋巴细胞移动与肿瘤细胞膜紧密接触;第二个阶段在镁离子参与下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牢固粘着;第三阶段在钙离子参与下肿瘤细胞质膜被破坏,肿瘤细胞碎裂。白细胞介素Ⅱ(IL-2)是由T4、T8两个淋巴细胞亚群产生的,机体对抗肿瘤免疫监视系统中,一个起枢纽作用的调节因子。它可调动各种免疫细胞的抗癌功能,尤其是它能诱导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对实体瘤等自然杀伤不敏感的肿瘤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胃癌患者IL-2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而且与胃癌病理分型与病程发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一不定期意义。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为一种易穿膜性蛋白,可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仍具有受体的活性,能与IL-2R竞争结合IL-2。
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良性胃病。而且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及腹内脏器转移,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了新的生物学指标。
2)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有报导健康人30例,吞噬百分比为54.25%,而胃癌患者68例为36.59%。表明胃癌患者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减低。癌患者的无细胞渗液或血清能使正常人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而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可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这提示癌症病人可能其体液中存在某种抑制因子引起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巨噬作用激素(Tuftsin)是脾脏产生的一种天然性吞噬作用促进肽,其结构为苏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精氨酸,有免疫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巨噬细胞能提呈抗原,并能分泌白细胞但素-1(IL-1)等活性物质以调节、控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巨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激素的特异性受体,Tuftsin能迅速特异性的与巨噬细胞结合,增加其活性及其与T淋巴细胞的接触,从而提高巨噬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破坏 作用,促进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杀伤肿瘤细胞。Tuftsin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是与各种脾效应细胞产生的NK细胞刺激因子和干扰素等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其直接刺激NK细胞的可能。动物实验正常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脾细胞的NK活性相近,经白细胞介素-2刺激后,均可产生明显的LAK活性,提示正常情况下脾脏内不存在抑制因素。脾细胞的NK活性及其对白细胞介素-2刺激反应性均具较高水平;与正常大鼠相比,胃癌大鼠外周围血淋巴细胞与脾细胞的NK、LAK活性均较低下,尤以脾细胞为甚;比较胃癌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脾细胞的杀伤细胞活性,可进一步发现无论是NK或LAK细胞活性,均以脾细胞明显低下,从而揭示胃癌大鼠脾内存在某些抑制因子,能明显地抑制脾细胞的NK活性及其对白细胞介素-2的反应性。根据实验与临床研究:认为进展期胃癌能消弱患者整体免疫功能,其中脾脏所受影响更为明显。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免疫抑制因子,以及在肿瘤抗原刺激下,脾细胞内激活的免疫抑制因子可能是导致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脏免疫功能低下的根本因素。这些抑制因子的活性还随着肿瘤进展而趋向增高。其作用形式一方面是激活脾脏内业已存在的抑制细胞前体;另一方面还可直接削弱体内NK等杀伤细胞活性,并可影响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该类细胞活性的增强作用。
目前,认为肿瘤患者循环中的癌抗原及其与相应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与杀伤细胞一的FC受体结合,进而封闭杀伤细胞对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实质上就是肿瘤相关的免疫复合物。称为封闭因子( Blockingfactor)。在进展期胃癌患者外周血、脾静脉血及脾血的免疫复合物值间无显著差异,表明与肿瘤相关的免疫复合物升高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反应的结果而并非局限于脾脏的特殊反应,从而可以认为免疫复合物所导致的封闭作用不仅参与全身免疫抑制状态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削弱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整体免疫功能。
3)过去认为巨噬细胞为主要的抗原呈细胞。现在发现巨噬细胞主要分布于胃癌组织坏死区域周围向肿瘤坏死区域移行,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清除坏死组织。而启动机体免疫应答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形态及功能独特的C树突状细胞(DC)也称Langenha细胞(LC),起源于骨髓,约占外周单核细胞的0.5%。其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比巨噬细胞至少强10倍。胃癌癌周及癌旁粘膜淋巴细胞密集区域或反应性淋巴滤泡周缘T细胞区常可见成簇分布的DC;胃癌组织内亦可见散布的DC借助其突起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这种分布提示DC借助其突起直接摄取肿瘤相关抗原,移行至T细胞区发挥抗原提呈功能,启动机体抗瘤免疫应答。胃癌组织中DC浸润明显者,其癌细胞分化好,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降低。表明DC在抑制癌细胞转移及预后判断上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