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CT检查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时一项重要的内容,与X线检查相比,CT检查具有分辨力高、抗干扰强,且能发现骶髂关节的早期病变,有利于对病症进行早期的诊断和较准确的定级。

骶髂关节CT表现:髂骨面病变出现率显著高于骶骨面,韧带部异常征象出现较晚。CT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宽度异常,髂骨面骨皮质厚薄不均匀,关节面模糊不清,局灶性或弥漫性脱钙,关节前缘关节旁有不同程度斑块状/弥漫性骨质增生硬化,骨质边缘侵蚀呈毛刷状或锯齿状,软骨下囊变,骨皮质中断。晚期骶髂关节呈骨性强直,骨质多脱钙稀疏,韧带部侵蚀和囊变常见。有学者参照X线骶髂关节炎的分级对CT骶髂关节炎也进行分级。

CT检查将骶髂关节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①0级:正常。②1 级:可疑变化。骨质密度稍减低,关节腔积液,骨关节附着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肿胀、肥厚。③2级:轻度异常。骶髂关节面中下2/3局部斑片状脱钙和硬化(骨皮质密度稍减低或稍增高),边缘毛糙模糊,邻近关节面皮质下的骨松质密度稍减低或增高呈毛玻璃样,可有微小囊变。关节间隙尚清晰,宽度在正常范围。病变主要在髂骨面。④3级:明显异常。软骨下严重骨质侵蚀,破坏呈毛刷状或锯齿状或虫噬样,骨质明显不规则增生硬化,常为弥漫性,边缘模糊、脱钙和囊变,全部关节间隙呈不规则狭窄和/或宽窄不均并变模糊,个别有部分强直。⑤4级:严重异常,完全性关节强直。

脊柱CT表现:椎体及小关节皮质密度增高、变厚,骨赘形成;骨松质密度减低;小关节间隙消失呈骨性融合,小关节囊骨化,椎旁韧带骨化形成骨桥,脊柱呈“竹节”样是本病的终末期表现。

CT对Ⅰ~Ⅲ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常比X线平片敏感一个级别。CT既可明确,亦可排除X线平片的可疑诊断,重复性强,随访复查较准确。但CT检查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不能显示软骨、关节旁骨髓脂肪堆积等软骨下骨板侵蚀和硬化前的改变。即使在常规应用CT的年代,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平均病程也达6.5年,提示CT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