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军,解放军306医院,放射影像科
50岁的刘女士陪身患肺癌的父亲到解放军306医院看病,在医生的推荐下,做了一个胸部低剂量螺旋CT,结果发现了一个直径25px的磨玻璃结节(见下图);三个月后复查,病灶无明显变化,后经胸腔镜微创手术证实为原位腺癌,几天后患者治愈出院。患者在高兴之余,心中又有诸多疑惑,一个月前刚体检正常,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就发现有问题,而且还是癌!其实,所有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作用。让我们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肺癌是当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居我国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在所有癌症类型中,肺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最低,仅为16%~17%;但若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确诊,则5年生存率将大幅提升,达到54%。然而,目前仅有15%的肺癌病例在早期阶段确诊,而且由于早期肺癌临床症状不明显,病人就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而采用低剂量CT对肺癌高危群体进行定期(每年)的筛查,则有望提高早期肺癌的确诊率,改善高危个体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同时有望大幅降低肺癌相关的死亡人数。
如何在健康人群中进行更有效的肺癌筛查,一直受到患者、临床医生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常规X光片和胸部CT是肺部疾病的两大检查方法,但常规X光片漏诊率高,尤其对小于25px的病灶检出率较低,而CT虽然提高了阳性率,但其较高的辐射剂量又让人们望而生畏。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做一次CT相当于多少张胸片的辐射剂量,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绝不是危言耸听,据相关研究报道,以往一次普通CT相当于胸片剂量的10-100倍。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Naidich等首次提出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的概念。由于空气与肺部病变的对比度高,一定范围内降低管电流使辐射剂量明显下降,虽然会增加噪声,但不会对肺部病变的检出和诊断准确性造成明显影响。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发起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肺癌筛查试验(NLST)在美国33个医疗机构开展,涉及超过5.3万例肺癌高危老年个体。其中,一半的参与者采用低剂量CT(LDCT)进行筛查,另一半采用胸部X射线进行筛查。数据显示,与胸部X射线筛查相比,低剂量CT(LDCT)筛查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此外,低剂量CT筛查也使全国死亡率显著降低6.7%。多家美国权威医学组织于2011-2013年间陆续推出了肺癌筛查指南,推荐在高危人群中进行LDCT肺癌筛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和医疗保险及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已推荐符合条件的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同时低剂量CT应作为常规肺癌筛查项目。此外,美国Medicare也已批准低剂量CT肺癌筛查在高危患者中的保险报销政策。
那么,究竟哪些的人群需要做筛查呢?2015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发布的“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建议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肺癌筛查,其中将高危人群定义为:(1)年龄50-75岁;(2)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①吸烟≥20 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 年者;②被动吸烟者;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⑤有COPD 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肺癌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我们能做到三抓,即抓早(早期)、抓小(小于25px)、抓准(准确诊断),肺癌的治愈是完全有可能的。要做到这些,胸部低剂量螺旋CT以其低剂量、高阳性率、高准确率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其作用就更加突出。
让我们改变一下内心对于CT的认识:不是有病才去做CT;特殊人群的低剂量CT筛查可以挽救许许多多高危患者的生命。
胸部平片未见明确病变,低剂量CT发现左上肺磨玻璃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