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原因
内在因素: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直接内在因素。腰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间盘较大的挤压和磨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变。
内在因素: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直接内在因素。腰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间盘较大的挤压和磨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变。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常见于30岁以上,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变性,弹性减低、变薄、变脆、髓核脱水、张力降低,在此基础上,遇有一定的外力或椎间盘压力突…
一般的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几乎可发生于所有人群,但在30-50岁的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2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似有增多的趋势。
外伤因素:当椎间盘有了生理性退变或纤维环有了裂隙时,外伤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主要诱因。若腰椎间盘突然受到挤压或扭曲,造成髓核压力增高,可使髓核从纤维环的裂隙突出到椎管内。
外伤因素:当椎间盘有了生理性退变或纤维环有了裂隙时,外伤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主要诱因。若腰椎间盘突然受到挤压或扭曲,造成髓核压力增高,可使髓核从纤维环的裂隙突出到椎管内。
在正常的侧位片上可以看到,腰椎有向前的生理凸出,骶椎有向后的生理凸出。自胸12椎体后下缘至骶1椎体后上缘作一连线,另沿各腰椎椎体后缘作一弧形线,二者成弓形。椎间隙前宽后窄,呈楔形。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基本的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正常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抗压能力,可承担450千克的压力而无损伤。但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逐渐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